您当前位置:首页 >海湾风情>> 正文
沙特阿拉伯风光
http://www.fgccc.cn   来源:信息中心  4/2/2009 1:42:13 PM
 

沙特阿拉伯风光

 
    沙特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上,而伊斯兰教第一圣城麦加,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赛拉特山地中段易卜拉欣涸河的峡谷中。这座“圣城”四周群山环抱,气候酷热,有公路通往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及穆罕默德陵墓所在地麦地那。
 
    沙特阿拉伯王国于1932年建立后,定麦加为“宗教之都”,现由穆罕默德的后裔管理。麦加分为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旧城座落在易卜拉欣涸河峡谷中,四周是光秃秃的山峰,市区树木不多,气候炎热干燥,夏季骄阳似火,街上人来车往,阵阵尘土飞扬,这里有许多带有中古特征的宗教建筑和宫殿,街道狭窄,两旁密布古香古色的店铺,居民的服饰、语言和习俗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些穆罕默德时代的风貌。

    “麦加”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吮吸”的意思,表明当地饮水困难,也有“圣城”之意。麦加在全世界穆斯林心目中占有神圣的地位,每年都有一二百万穆斯林花费巨额资财,不顾长途劳累,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朝觐,以表示自己是安拉的虔诚信徒。

 

    麦加大清真寺
    此寺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规模宏伟,经几个世纪以来的扩建和修葺,特别是沙特时代的扩建,总面积已扩大到18万平方米,可容纳50万穆斯林同时作礼拜。禁寺有精雕细刻的 25 道大门和 7 座高92米的尖塔,还有6道小门,24米高的围墙将门和尖塔连接起来,6座塔分别耸立在3座主要大门的两侧,另一座塔则与直径为 35 米的圆顶毗邻。这 7 座塔环绕着圣寺,象征着一周的天数,巍峨高耸,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全寺围墙西北长166米,东南长近170 米,东北近110米,西南约 111 米。禁寺的整个建筑、墙壁、圆顶、台阶、通道都是用洁白大理石铺砌,骄阳之下光彩夺目,气势磅礴。入夜,千百盏水银灯把禁寺照耀得如同白昼,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麦加大清真寺,穆斯林的圣地。易卜拉欣是伊斯兰教中传说的人物,他被称为“安拉的至交”。传说,当时易卜拉欣的父亲及其族人都崇拜偶像,为了让他们转而信仰真主安拉,易卜拉欣请求真主显示使尸骨腐烂之物复活的神昭。真主让易卜拉欣捉来4只鸟,将他们一一肢解,然后分别放到4座山峰上去。真主要易卜拉欣大声呼唤,他大喊了几声,飞鸟的各部分便自动聚 集起来恢复原形,鸟儿又在蓝天上展翅翱翔了。人们见了这一幕心里虽然受到震动,可回到家里,却仍然供奉着偶像。易卜拉欣很着急,就跑到神庙里把那些玉雕、木刻、泥 塑的偶像全部打翻捣烂。族人都气得发狂,把他捉起来,用粗绳五花大绑将他全身上下 捆得严严实实,然后在广场燃起一堆熊熊大火,把易卜拉欣扔进火里,让他接受最严厉的惩罚。大火一下子就把绳索烧断了,而易卜拉欣却毫发未损,他从火堆里跳出来,继 续宣扬着伊斯兰教的教义。人们惊呆了,终于跟随易卜拉欣,虔诚地诵读着《古兰经》, 信奉起真主安拉来。
 
    每年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世界各地虔诚的穆斯林都辛劳跋涉,干里迢迢来到麦加大清真寺朝圣,瞻仰真主真神和他们指点的圣地圣石。
 
    克尔白天房
 
    阿拉伯语意为“方形房屋”。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圣寺中央的立方形高大石殿,为世界穆斯林做礼拜时的正向,又称“天房”。原为始建于公元前十八世纪的宗教建筑物。穆罕默德清除其中偶像作为伊斯兰教礼拜处。以后多次重修。天房大门高于地面约2米。大门对面的墙上有两个标记,表明穆罕默德曾在该处做礼拜。至今穆斯林入天房亦在两个标记之前下拜。
 

 
    克尔白是一座南北长12米,东西宽10.10米,高15米,用灰褐色硬石砌成的立方体建筑。垫在底部的基石是一块高25厘米的雪花石,四周墙基采用大理石材料。东墙高11.85米,南墙高10.25米,西墙高12.25米,北墙高12.25米。殿内用3根沉香大木柱支撑着房顶,梁上有许多小方格,书写着“安拉至大”。殿内有许多挂灯和题词,天花板和四壁挂着玫瑰色丝绸帷幕;地面全部用大理石铺成。克尔白里面对着门的地方是先知祈祷的地方;殿后有一用上等木料制成的梯子,外包银叶,梯子可登上克尔白房顶。东墙离地2米处有一道新换的金门,克尔白金门高3.2米,宽2米,厚50公分。中间为木骨架,两边粘合一层纯金板。金门里边还有一道工艺相似的金门,名为“讨白门”。门装饰有图案和美术字体的《古兰经》文。金门右边白圈内书写着“安拉”的尊名,左边白圈内书写着“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克尔白外部罩着每年更换的黑色锦缎幔帐罩,金线绣着《古兰经》经文。罩覆天房的幔帐始自阿拉伯也门希木叶尔王国国王土伯尔。伊斯兰教兴起后,依传统习惯也用幔帐覆盖,并每年更换1次。埃及每年从开罗用专门的“迈哈米勒”(Mahmil,即驼轿车)将幔帐运到麦加。每年运送幔帐的“迈哈米勒”起程和抵达时,举行庆典仪式。瓦哈比派在麦加兴起后,伊本·沙特将“迈哈米勒”当做异端废止。克尔白的四角根据各自所处方向,分别称为伊拉克角(东北角),叙利亚角(西北角),也门角(西南角),黑色角即东南角(因黑石而得名)。
 
    阿拉法特山
 
    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以东40公里处,为一座小山。山下平原约7公里宽,13公里长,亦名阿拉法特平原。相传阿丹和哈娃(即《古兰经》中所载的人类始祖)因犯禁被安拉处罚离天园后失散,后在此山重逢。阿拉伯语“阿拉法特”('Arafat)含“相认”之意,此山因而得名。进驻阿拉法特山(Wuquf ‘Arafat)是穆斯林朝觐者集体参加的大典仪式,俗称“站山”。伊斯兰教历10年(632)12月9日,先知穆罕默德曾站在阿拉法特山上,向由麦地那前来麦加朝觐的10多万穆斯林作生前最后一次宣教演说,史称“辞朝演说”,并传达《古兰经》中的最后一次启示。按伊斯兰教法规定,朝觐者在伊斯兰教历12月8日晚从麦加来到这里搭帐篷宿夜,伊斯兰教称为“守祖”。翌日,即12月9日(宰牲节前一天)为“阿拉法特日”,朝觐者身穿白色戒衣,整日诵读《古兰经》和默祷。午后伊玛目登上山顶,作宣教演讲,率众礼拜和恭默念主。大典仪式至日落后结束。入夜,朝觐者队伍启程向米那迸发,去完成朝觐功课的另一项仪式。
 

 
    王国中心大厦
 
    王国中心大厦位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中心,建造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亚洲,王国中心大厦是全球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据悉,该大厦由沙特王子出资建造,被美国著名旅游杂志《旅游者》列为最新现代化建筑的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王国中心大厦由来自明尼苏达州的Ellerbe Becket设计。新近落成的这幢大楼占地面积96000平方米,功能多样,包括:宽敞的零售空间、一个四季酒店、在中东地区独一无二的婚礼和会议场地和王国财产公司的综合办公室。
 

 
    一幢塔式高楼、一座裙楼和一个地下停车场构成了王国中心大厦。高达300米的塔式高楼内有大量的办公室、一家五星级酒店和44间豪华套房。登上这座高楼,整个利雅得的风景尽收眼底。
 
    三层的裙楼同样具备很多功能,除了银行、交易和理疗中心外,它还有着全中东最豪华的购物中心。为避免与穆斯林的教义和习俗相冲突,大厦内专设有“妇女”区。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婚礼和会议大厅可被划分为6个小厅。这套建筑还配有一个面积达2,080平方米的运动俱乐部和一个可为各种宴会和酒席提供便利的服务中心。
 
    3层的地下室为各位车主提供了停车的方便场所。此外,地下室还提供包括存储物品、代寄邮件等在内的许多服务。
 
    吉达
 
    吉达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西部、红海东海岸的中部,行政上隶属麦加地区管辖,是红海乃至中东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被誉为“红海新娘”。吉达市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1/3,是沙特第二大城市、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吉达距麦加72公里,距麦地那424公里,是世界穆斯林进入麦加朝觐的交通要道和主要门户。
 

 
    吉达是沙特的金融中心。全市有100多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如拉吉赫银行、利雅得银行、半岛银行、阿拉伯国家银行、沙特国民银行等,其中包括11家合资银行如沙美银行、沙法银行、沙荷银行、沙英银行、沙埃(及)银行等。另外,吉达的小钱庄到处可见。吉达工业主要有钢铁、水泥、电缆制造、食品加工、海水淡化等。
 

 
    吉达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现代新城,生活方式相对沙特其他城市要开放一些,且由于吉达市政设施良好,夏季气候也相对沙特其他地区要好一些。因此,吉达还是沙特重要的旅游城市,除每年400多万各国来麦加朝觐和副朝的人员均要来吉达观光外,每年都有200多万的本国人来此旅游渡假。吉达南北长达80公里的海滨大道及两旁的公园和雕塑、吉达港办公楼和指挥塔、吉达工商会大楼、会议宫、科技馆等和其他别具风格的建筑群体都是吉达较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海上喷泉更是吉达的一大景观,喷射水柱高达260米,号称世界第一。
 

 
    红海的海滩是大自然精美的馈赠。清澈碧蓝的海水下面,生长着五颜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远处层林叠染,连绵的山峦与海岸遥相呼应,之间是适宜露营的宽阔平原,这些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冬夏都非常宜人的气候共同组成了美轮美奂的风景画,让游人陶醉于人间天堂之中。
 
    红海
 
    红海沿岸主要的旅游区有:沙姆沙伊赫、赫尔格拉、阿里什、穆罕默德角、泽哈卜、努维巴等,这些地区以闪光的沙滩、美丽的珊瑚海、丰富的海洋生物及一流的饭店等闻名于世,这里是世界上最适宜潜水的海域之一,也是水上运动者的天堂。另外,红海上的特色港口是萨法贾,拥有盐量很高的海水和黑泥沙滩,可以治疗风湿症和皮肤病,是世界上最适合疗养度假的胜地之一。
 

 
    1923年,夫勒特(E.M.Forster)曾对红海海岸作过这样的描述:“世界上只有这个地方才会有如此金黄色的山和五光十色的海中溶洞,这些溶洞是东方和热带地区间的纽带”。
 
    过着退隐生活的隐者们很早就在这里建立了基督教的修道院,他们和养骆驼的贝都因部落在荒野中生活。至今东方沙漠的岩石峪和诙峪还未勘探,贝都因人在这些峪里养山羊和山鹿。红海本身有五光十色的珊瑚礁,海岸有古老的海港,水下有着各种奇异的海洋生物。
 
    每当热风快速地向东面吹过来的时候,候鸟也迁徙到了红海海畔,这里立刻成为了鸟的天堂,今天,这里古老的海湾是世界上最好的潜水和垂钓的地方,随处能看到游人们在白沙滩上休息,沐浴着阳光,观赏在沿岸一排排葱绿的树林,潜游的游客正在水下探寻着各式各样的珊瑚礁。红海海底有着各种奇异的海洋生物:花地毯般活动着的珊瑚礁和特别诱人的鱼都正等待着你去发现它们的秘密。正如著名的潜水摄影师大卫·杜比勒(David Doubilet)所描绘的“在红海海底,每日每夜都非常热闹,珊瑚礁都在魔术般地默默地有节奏地跳着舞蹈……”
 
    波斯湾
 

 
    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长约990公里,宽56~338公里。面积24万平方公里。水深:伊朗一侧大部深于80米,阿拉伯半岛一侧一般浅于35米,湾口处最深达110米。湾内有众多岛屿,大都为珊瑚岛。湾底与沿岸为世界上石油蕴藏最多的地区之一。淡水绝大部分来自西北面的阿拉伯河与卡仑河。因蒸发量超过注入量,故西北部盐度(38-41‰)仍比东南海口(37-38‰)高。西北部水温 16-32℃,东南部24-32℃。自古为海上交通要道。沿海居民从事航海、商业、渔业与采珍珠业者较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的石油主要经波斯湾外运。沿岸国家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海湾地区为世界最大石油产地和供应地,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所产石油,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宝库”之称。